五月份的青海海西地区寒意未消,但在海拔3600余米的高原之上,青海山金公司战风沙、斗气候,一周内累计种植11,849棵适合高原气候的红柳、青海云杉、青海杨、祁连圆柏、金露梅等苗木,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,用3年生的“绿色杠杆”构筑生态屏障。
高原地区生态系统脆弱传金所配资,植被恢复困难。青海山金公司的这场“绿色攻坚”,正在突破高寒矿区生态逆向演替的生态阈值。“这些新栽种的树苗,未来可以为矿区防风固沙、保持水土、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。”该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道。
缺氧不缺精神,海拔高境界更高。每当晨光刺破云层,植树活动便开始有序开展:三五人一组分工协作,严格按照高原植树规范流程,划线、培土、扶苗,确保苗木成活率;采用“深坑浅栽”等技术,提升高原植树成效;在树苗沟渠里直接敷设浇灌系统,为苗木根系精准输水。
翻土、搬苗、栽种、填土、浇水……短短一周,一万余棵树苗在高原“安家落户”,在风中摇曳生姿,当最后一株金露梅植入改良客土,矿区俯瞰图上已浮现出用生命坐标绘制的绿色等高线……
近年来,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青海山金公司,持续加大矿区生态治理力度。2024年安全节能减排及环境治理累计投入超310万元,进一步巩固国家级“绿色矿山”建设成果与生态矿业品牌形象。2025年一季度,该公司完成果洛龙洼东区井下喷雾降尘智能系统的安装及运行,实现对粉尘浓度、人员及车辆通过次数的自动监测,并通过自动调节喷雾强度及频率达到精准降尘效果,逐步搭建起井上——井下一体化防尘体系。
前往青海山金公司,“山东黄金,生态矿业”的巨大喷绘布高高矗立。而这座扎根高原的矿山企业也正用实践拓出一条生态优先、绿色打底的矿业升级新路径——那些在冻土里扎根的11,849棵苗木,终将长成海拔3600米处最生动的春天注脚。(齐美德 吴政)
垒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